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二个节气,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,因为其炎热程度胜过小暑,故称为“大暑”。顾名思义,大暑中的“暑”是指炎热的意思,而大暑,即炎热之极,炎热之盛,在一年里面,大暑是最热的节气,“湿热交蒸”到达顶点。大暑的气候特征总结几点为:高温、酷热、雷暴。

    大暑节气正值“三伏天”里的“中伏”前后,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。自古以来,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(伏茶)的习俗;伏茶顾名思义,是三伏天饮的茶,这种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。此外,还有烧伏香、晒伏姜等习俗。每年到大暑前后,天气格外炎热,不过炎热顶峰之后,也就是大暑之后,便是立秋,秋高气爽的日子也不远了。

    今日大暑,暑热难耐 ,让我们一起在古人的诗词中感受诗词的清凉。
    b3881d47e01d4bee874bfb9f99869d2d-1.jpg


    咏廿四气诗•大暑六月中

    唐.元稹

    大暑三秋近,林钟九夏移。

    桂轮开子夜,萤火照空时。

    菰果邀儒客,菰蒲长墨池。

    绛纱浑卷上,经史待风吹。

   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

    宋.司马光

    老柳蜩螗噪,荒庭熠燿流。

    人情正苦暑,物怎已惊秋。

    月下濯寒水,风前梳白头。

    如何夜半客,束带谒公侯。

    df21b643b4ba486e808c11ac05aa98c9-2.jpg

    和晁应之大暑书事

    宋.刘子翚

    蓬门久闭谢来车,畏暑尤便小阁虚。

    青引嫩苔留鸟篆,绿垂残叶带虫书。

    寒泉出井功何有,白羽邀凉计已疏。

    忍待西风一萧瑟,碧鲈斫鲙意何如。

    大暑

    宋:曾几

    赤日几时过,清风无处寻。

    经书聊枕籍,瓜李漫浮沉。

    兰若静复静,茅茨深又深。

    炎蒸乃如许,那更惜分阴。

    086c2fc27ed94ca293de1dc393cbb63a-4.jpg

   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

    宋.黄庭坚

    蕲竹能吟水底龙,玉人应在月明中。

    何时为洗秋空热,散作霜天落叶风。

    大暑

    宋.孔平仲

    泽国已炎暑,夏天仍永朝。

    炙床炉燄炽,薰野水波摇。

    飞鸟不敢度,鸣蝉应自焦。

    可怜花叶好,憔悴苦霜凋。
    7345c395048740c8a4f7454ec82bba76-6.jpg

    乙未六月大暑

    宋.方回

    平分天四序,最苦是炎蒸。

    在我须无欲,于斯患不能。

    又应当闵雨,谁识始藏冰。

    人力回元造,生生实所凭。

    满江红•大暑

    宋.刘将孙

    南浦绿波,只断送、行人行色。

    虽只是、鹏抟九万,天池春碧。

    鸾侣凤朋争快睹,鸥盟鹭宿空曾识。

    到玉堂、天上念西江,今非昔

    公去也,宁怀别。

    人感旧,情空切。

    但岁寒松柏,相期茂悦。

    好在莫偿尘土债,风流宁可金门客。

    俯人间、大暑少清风,多炎热。

    0c67ce8427ed4fc79b64d47dfd874bbc-7.jpg

    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

    唐.杜甫

    大暑运金气,荆扬不知秋。林下有塌翼,水中无行舟。

    千室但扫地,闭关人事休。老夫转不乐,旅次兼百忧。

    蝮蛇暮偃蹇,空床难暗投。炎宵恶明烛,况乃怀旧丘。

    开襟仰内弟,执热露白头。束带负芒刺,接居成阻修。

    何当清霜飞,会子临江楼。载闻大易义,讽兴诗家流。

    蕴藉异时辈,检身非苟求。皇皇使臣体,信是德业优。

    楚材择杞梓,汉苑归骅骝。短章达我心,理为识者筹。
    230029d272014719b34cb51e4d44b039-8.jpg

    西江月 ( 时在天长,正当大暑,归山后,恰值)

    元.尹志平

    九夏天长暑热,三秋山后清凉。
    一川禾黍正苍苍。了见西成有望。
    论甚天涯海角,尽他关外山荒。
    目前无事即仙乡。且恁随缘豁畅。

    大暑竹下独酌

    宋.郑刚中

    新竹日以密,竹叶日以繁。

    参差四窗外,小大皆琅玕。

    隆暑方盛气,势欲焚山樊。

    悠然此君子,不容至其间。

    沮风如可人,亦复怡我颜。

    黄错开竹杪,放入月一弯。

    绿阴随合之,碎玉光斓斑。

    我举大榼酒,欲与风月欢。

    清风不我留,月亦无一言。

    独酌径就醉,梦凉天地宽。


    飞花令,以诗会友,发现诗词之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