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7日14时54分将迎来“立秋”节气,意味着夏尽秋来,金风渐至。“立秋”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,通常在每年公历的8月8日前后。与其他节气一样,“立秋”也以五天为一候:“一候凉风至,二候白露降,三候寒蝉鸣。”意思是说,从“立秋”开始,凉爽的秋风会习习而来;由于早晚温差开始增大,导致清晨空气中的水雾在植物叶子上凝成露珠;树上的寒蝉也因天气渐凉,叫声低微并略带凄切。
    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立秋的古诗词,一起来欣赏吧!

    97166c1f48b94ecc89d035767d76f692-8.jpg

    咏廿四气诗 立秋七月节

    元稹 〔唐代〕

    不期朱夏尽,凉吹暗迎秋。天汉成桥鹊,星娥会玉楼。

    寒声喧耳外,白露滴林头。一叶惊心绪,如何得不愁。

    立秋

    刘翰 〔宋代〕

    乳鸦啼散玉屏空,一枕新凉一扇风。

    睡起秋声无觅处,满阶梧叶月明中。

    b5d451156fd3470ab303d0d154fd668c-1.jpg

    立秋前一日览镜

    李益 〔唐代〕

    万事销身外,生涯在镜中。

    惟将两鬓雪,明日对秋风。

    木兰花慢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

    纳兰性德 〔清代〕

    盼银河迢递,惊入夜,转清商。乍西园蝴蝶,轻翻麝粉,暗惹蜂黄。炎凉。等闲瞥眼,甚丝丝、点点搅柔肠。应是登临送客,别离滋味重尝。

    疑将。水墨画疏窗,孤影淡潇湘。倩一叶高梧,半条残烛、做尽商量。荷裳。被风暗剪,问今宵、谁与盖鸳鸯。从此羁愁万叠,梦回分付啼螀。

    78ff6ed89fa84f4fab182fa439ed1f7d-2.jpg

    立秋

    刘言史 〔唐代〕

    兹晨戒流火,商飙早已惊。

    云天收夏色,木叶动秋声。

    舟中立秋

    施闰章 〔清代〕

    垂老畏闻秋,年光逐水流。

    阴云沉岸草,急雨乱滩舟。

    时事诗书拙,军储岭海愁。

    洊饥今有岁,倚棹望西畴。

    5abe20f4afd441ac81d22cec774fedc1-4.jpg

    立秋日登乐游园

    白居易 〔唐代〕

    独行独语曲江头,回马迟迟上乐游。

    萧飒凉风与衰鬓,谁教计会一时秋。

    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州节度使李二十尚书

    白居易 〔唐代〕

    袅袅檐树动,好风西南来。

    红缸霏微灭,碧幌飘飖开。

    披襟有馀凉,拂簟无纤埃。

    但喜烦暑退,不惜光阴催。

    河秋稍清浅,月午方裴回。

    或行或坐卧,体适心悠哉。

    美人在浚都,旌旗绕楼台。

    虽非沧溟阻,难见如蓬莱。

    蝉迎节又换,雁送书未回。

    君位日宠重,我年日摧颓。

    无因风月下,一举平生杯。

   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

    白居易 〔唐代〕

    下马柳阴下,独上堤上行。故人千万里,新蝉三两声。

    城中曲江水,江上江陵城。两地新秋思,应同此日情。

    9e85b98a0a8c402ca6cfa856901beb17-5.jpg

    立秋二绝

    范成大 〔宋代〕

    三伏熏蒸四大愁,暑中方信此生浮。

    岁华过半休惆怅,且对西风贺立秋。

    苍梧谣 其一 立秋

    张玉珍 〔清代〕

    秋。一叶飘来便是愁。良宵静,况见月当头。

    立秋

    夏云英 〔明代〕

    秋风吹雨过南楼,一夜新凉是立秋。

    宝鸭香消沉火冷,侍儿闲自理空侯。

    033a0d1fd6a1495a8180eed400e77e2a-6.jpg

    立秋

    方岳 〔宋代〕

    秋日寻诗独自行,藕花香冷水风情。

    一凉转觉诗难做,付与梧桐夜雨声。

    重叠金•壬寅立秋

    黄升 〔宋代〕

    西风半夜惊罗扇。蛩声入梦传幽怨。碧藕试初凉。露痕啼粉香。

    清冰凝簟竹。不许双鸳宿。又是五更钟。鸦啼金井桐。


    飞花令,以诗会友,发现诗词之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