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南指北 第二期
    主编:通津旧人
    主讲人:通津旧人
    本期特邀嘉宾:浮生辞

    诗教本身是温柔敦厚的,但是,诗人按照自身的性情,有的依旧表现着温柔敦厚的诗教,含英咀华,谓之儒雅。有的隐藏了温柔敦厚的诗教,纵情于醇酒美人,或田园山水,谓之风流。又因自身的性情,儒雅之中,有的典雅隽致,有的凝重古朴。风流之中,有的清婉恬淡,有的雄浑豪劲。盖性情成就诗风也。因性情的不同造成诗风的不同,这一点在文心雕龙当中讲的非常的细,就不再细讲了,免得贻笑大方。总之呢,应该在模仿大家的基础之上,按照自己的秉性气质来去训练自己的写作,从而形成自己的诗风。只是一昧的模仿不能获得高的艺术成就,作品也难以有高的艺术价值,因为模仿不可能超越原本,所以,要在模仿的基础之上,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。


    地域是中国古代诗词作品风貌的另一影响因素,南秀北雄,是山水之别,山水育人,故人可以地域风貌而分。文由心生,亦可以用地域来分,但是必然会有个例,文也不可以全以地貌而分。南方人短暂在北方,可以为雄,其本是秀;北方人短暂的在南方,可以为秀,其本实雄,如果把短暂改成长期,南方人其本也可以为雄,北方人其本也可以为秀,这就是地域环境,予人之影响。总之,适应于自然,巩本心。


    我们再接着说一说词的创作,首先就是选用词牌,每首词牌有它固定抒发的情感基调,因为词跟着音律是一块儿的,词是唱出来的,唱的方式是固定的,所以它表达的情感也是固定的。例如,《贺新郎》这样的词牌,不能表现婉约清雅的感情;《虞美人》呢,也不能表现豪迈雄浑的感情。这是词跟诗不一样的地方。四声,与表情是有对应关系的,这也是填词时应该注意的一点,什么情感,用什么样的字。比如说有的词牌有领字,是宜用去声,还是一用上声,这要根据去声,上声与表情的关系来确定。


    我们再来说一说,两个七绝的手法。第一个呢,叫以大现小。比如苏曼殊有一句诗,“行云流水一孤僧”,把僧人的渺小,放置于行云流水这样一个大环境之中,就更加的衬托出了一个孤字。第二个呢,叫做第三视角表述法,苏曼殊先生有一句,“踏过樱花第几桥”,本来是在写自己,却从第三视角来表现,这样给人的印象就更加的客观,更有亲身所见之感。


    另外呢,最后一个,我们说,儿女情与英雄气。其实创作之时,那大可不必在意自己创作出来,别人会想什么?至情至性写出来的诗就是好诗。有人认为,写相思就不如写家国的厉害,这个观点是错误的,诗三百当中有很多诗都是去描写男女之间纯粹的感情,好不好在于纯不纯粹,而不是在于写的是什么。杜甫先生的之所以会去家国天下,原因很多,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他处于一个安史之乱的大环境下,他无法像盛唐诗人一样寄情于山水,放纵于江湖。换言之,李太白之所以能寄情于山水,放纵于江湖,是因为他在盛唐那么一个能包容的大环境下,社会稳定,用不着他考虑太多的事情,所以说他的目光着落点就在于了酒之类的。好诗是写所在的那个时代的,并且他出自于至情至性。真情的流露不一定会有好诗,但是在天才的笔下流露出来的真情都是人间最美的诗章。


    好,下面是本期特邀嘉宾
    浮生辞:很荣幸能成为飞花精品栏目“问南指北”的特邀嘉宾。由于飞花上小白较多,所以我再此普及一下关于押韵和平仄的基本知识,内容详见https://b23.tv/48BLkxI和https://b23.tv/mKvoQRe。后续还有关于对仗、诗律、词牌的内容,欢迎您的关注。
    因为《问南指北》属于刚刚草创阶段,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,希望各位多包涵指点。欢迎各位加我好友,交流指点或者投稿。
    本期到此结束,谢谢各位观看。


    飞花令,以诗会友,发现诗词之美。